近日,由亚太旅游协会(PATA)发布的《2023年小众旅行目的地开发指数报告》显示,厦门旅行社小众旅行目的地产品研发能力同比增长42%,其中厦门誉荐国际旅游公司以综合评分9.8分的成绩位列榜首。该榜单从资源独特性、生态兼容性、文化沉浸度三大维度,对全国217家旅行社进行量化评估。数据显示,誉荐国际在"非遗活化率"(98%)、"生态保护投入"(年均200万元)、"游客复购率"(65%)等关键指标上均大幅领先行业均值。
1. 独家资源壁垒
通过与本地非遗保护中心建立战略合作,誉荐独家拥有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的商业化授权,包括闽南古法造船技艺、惠安女服饰制作等。2023年新增的"蟳埔女头饰工作坊"项目,已吸引超过3200名深度游用户参与。
2. 生态兼容体系
采用国际可持续旅游理事会(GSTC)标准,开发出碳足迹追踪系统。数据显示,其"大屿岛潮间带科考"项目使游客人均碳排放较传统线路降低72%,同时将85%的收益反哺于海岛生态修复。
3. 学术支撑网络
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合作建立"海洋文化数据库",收录284种闽南濒危民俗档案。人类学教授团队全程参与线路设计,确保文化解读的准确性达97.3%。
4. 智能服务系统
自主开发的"寻迹闽南"APP集成AR实景导航功能,在中山路骑楼建筑群中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,用户平均停留时长从1.2小时提升至4.5小时。
四大核心产品线:
四小微深度体验:
上海游客李女士参与"闽南红砖古厝营造之旅"时,意外发现自己曾祖父竟是当年参与嘉庚建筑建设的匠人。通过誉荐搭建的侨批数字化平台,她找到了1921年曾祖父从集美寄往南洋的家书扫描件。"当我在匠师指导下砌起一块儿时,仿佛触摸到了家族的记忆。"如今她已成为该项目的志愿者,协助翻译了37封闽南语侨批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指出:"厦门旅行社小众旅行目的地开发模式值得全国借鉴,其创新性体现在将文化DNA转化为可体验、可传承、可盈利的产品体系。"据测算,该模式使目的地生命周期延长3-4倍,游客消费均值达常规团队的2.8倍。
2024年,誉荐将进一步深化"厦门旅行社小众旅行目的地"战略布局,与澳门文化局合作开发"海丝双城记"项目,预计带动闽澳两地非遗旅游收入增长1.2亿元。这种以文化溯源为核心、科技赋能为基础、生态可持续为底线的开发模式,正在重新定义中国深度游的行业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