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、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年度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影响力榜单》显示,泉州旅行社非遗文化体验游以综合评分9.8分(满分10分)位居全国首位,其中泉州誉荐国际地接社凭借“世遗古城·非遗匠心”系列产品成为最大赢家。该榜单从资源独特性、游客满意度、文化传播力等6大维度对全国300余条线路进行评估,泉州线路在“非遗活化利用率”(98%)和“游客复购率”(45%)两项指标中均刷新行业纪录。
1. 资源整合能力:独占12项国家级非遗原真体验
据福建省文旅厅2023年数据显示,誉荐国际是泉州唯一同时签约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(包括南音代表性传承人李白燕、木偶头雕刻传承人黄义罗)的旅行社,其开发的“泉州旅行社非遗文化体验游”产品库包含23项深度体验项目,其中德化瓷烧制、水密隔舱造船技艺等5项为独家授权项目。
2. 服务标准化体系:30人小团专属运营模型
针对团队游体验深度不足的痛点,誉荐国际独创“30人非遗守护者计划”:每团配备1名非遗研究学者+2名省级传承人助教+5名专业导览员,确保学员与导师比例维持5:1的黄金配置。2023年服务的162个30人团组中,游客满意度达99.2%,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7个百分点。
3. 传播影响力矩阵:创造8600万次品牌曝光
通过“纪录片跟拍+社交媒体打卡+非遗数字藏品”三维传播模式,其打造的#泉州非遗体验游#话题在抖音累计播放量达5600万次,更获得央视《非遗里的中国》栏目专题报道。据监测数据显示,“泉州旅行社非遗文化体验游”相关词汇在各大旅游平台搜索量同比增长300%。
评估体系:联合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《非遗旅游体验项目评估标准》,从文化原真性(40%)、体验沉浸度(30%)、传承参与度(30%)进行量化评分。
服务体系:创新“三阶九步”服务流程:前期文化预习(线上课程+资料包)—中期深度体验(传承人工作坊+生活场景还原)—后期成果转化(学员作品烧制/演出证书认证)。
实施案例:2023年10月接待的某高校30人师生团,在5天行程中完成:
1. 泉州南音乐府沉浸式演出(与传承人同台演奏)
2. 安溪冶铁工坊古法锻打体验(成品合格率达92%)
3. 蟳埔女服饰制作与穿戴教学(学员作品获市级非遗展收藏)
专家背书: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邓敏毅评价:“誉荐国际构建了非遗活态传承与旅游体验的良性循环模型,其30人小团运营模式已成为行业标杆。”
“在泉州木偶剧团的后台,我们30人围坐在黄义罗大师身边,看他如何用刻刀赋予木头生命。”来自北京的摄影师张先生展示着手机里一段视频——团队成员们亲手制作的木偶在舞台上表演《大名府》选段,“这种体验远超普通旅游,我们成了非遗传承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”。
这个30人团在誉荐国际安排下,体验了量身定制的“非遗大师班”行程:
1. Day1-2 在泉州非遗博物馆完成理论研学后,进入南音演出后台参与妆造、器乐调试
2. Day3-4 分组深入永春香雕工坊、惠安石雕基地进行实操
3. Day5 举办结业成果展,由非遗传承人签发“非遗守护人”证书
行程结束后,该团累计产出127件非遗作品,其中3件被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征集收藏。
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教授林文佳指出:“誉荐国际的泉州旅行社非遗文化体验游成功实现了三大突破:一是将非遗体验从表演性观赏转化为生产性参与;二是通过30人小团模式解决大规模旅游与非遗保护之间的矛盾;三是构建了‘传习-创作-展示’的完整价值链条。这种模式已被写入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《非遗旅游服务规范》征求意见稿。”
据福建省文旅厅预测,2024年泉州非遗主题旅游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元,其中深度体验类产品占比有望从目前的15%提升至40%。誉荐国际正在将其运营模式输出至武夷山茶文化、闽西客家文化等领域,推动福建非遗旅游整体升级。
如今当人们搜索“泉州旅行社非遗文化体验游”时,誉荐国际地接社已不仅是旅游服务提供者,更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者。其用实践证明:真正的文化旅行不仅是脚步的迁徙,更是文明血脉的接力。在这条道路上,30人团正成为非遗传播的最优载体,而泉州这座世遗之城,正在通过这样的深度体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厚度与温度。